【保险资管行业投资领军人物】系列之87:太保资产程劲松——围绕政府主导重大项目开拓市场

2017-08-15

  伴随着保险资金规模快速增长,保险资产管理已变得异常重要,成为服务实体经济、改善民生工程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并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重视和认同。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太保资产”)副总经理程劲松在近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详尽介绍了公司围绕政府主导重大项目开拓市场,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和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

  作为保险业首批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太保资产从设立伊始便在资金运用上紧跟政策动态,尤其是在2006年底,保险资金参与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债权投资正式开闸后,11年间,太保资产都是该投资领域积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借道债权投资计划对接实体经济

  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保险资金净现金流充裕、资金期限较长;因此,提升优质另类投资产品配置比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环境下保险资金的重要选择。

  掌管9000多亿元资产的太保资产深谙此道。回顾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成绩单时,程劲松感慨万千。他透露道,太保资产近10年已累计设立债权计划、股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另类投资产品82项,累计投资资产规模1600多亿元。其中,太保资产主要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进行直接投资,各类债权投资计划75项,目前余额约1330亿元,规模占比90.61%。

  对于市场上投资实体经济回报不高的担忧,程劲松并不认同。在他看来,首先,通过参与实体经济投资,体现了保险资金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责任。其次,通过投资实体经济,保险资产管理业扩大了自身可投资范围,为背后的保险资金配置需求找到优质资产,提升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增强了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而这又可以反哺保险主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投资实体经济,保险资产管理业跻身大资管行业的潮流,成为未来大资管行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一股力量。与此同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也培养了自己的专业团队,加深了对实体经济各行业的认识,提升了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而为了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太保资产在服务实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在创新服务模式。如2014年年底,太保资产投资设立的“太平洋-上海城市建设与改造项目资产支持计划”首创“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有限合伙企业特殊目的公司→政府旧城改造项目”模式,为保险资金以股权形式投资地方旧城改造探索出了新渠道。

  对于未来的创新方式,程劲松直言,公司将重点围绕政府主导的重大建设项目开拓市场,关注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优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政府项目开展合作,如投资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棚户区改造、重大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继续加强与行业基本面稳定的大型企业的合作,鼓励创新业务发展和对国家战略新业产业的投资;积极关注、开拓分散型优质金融资产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机会;积极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项目)。

  合规立项与风险审查同步推进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对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项目审查、风险管理、后期监督等风控环节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程劲松表示,太平洋保险集团的企业文化强调稳健经营,这就要求做项目的过程中,不论是债权还是股权,项目一旦进入立项,合规和风控就会同时介入。

  “做项目时,其实我们的角色既是投行又是投资人,所以风险管理要早期介入。整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最后的评审,风控合规人员自始至终和我们在一起,同时,还附加信用评级。”程劲松补充道。

  那么,太保资产在风险管控方面有何特色?据介绍,具体而言,首先,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在项目立项阶段就介入,对交易对手、交易结构等作初步判断;其次,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该公司的内部风控合规和法务人员会同外部专业机构同时进入企业现场就法律、财务、信用评估等多个维度开展尽职调查,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利益输送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太保资产内外双评级体系也是风险审查的重要手段,可利用内部数据库对交易对手进行量化分析,有效控制风险。

(作者为《上海证券报》见习记者陈婷婷,刊发在2017年8月15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