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资产管理》2017年第三期】太平洋资产管理于业明:关于深入推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产品化发展的思考

2017-08-25

关于深入推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产品化发展的思考

文·于业明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摘要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市场化业务、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步伐是大势所趋。“产品化”作为市场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着力点,将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中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新形势下,为了推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产品化发展,需要密切关注监管环境和态势的变化,更加注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致力打造能够穿越市场周期的产品线,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设计和开发产品,持续完善保险资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一、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背景及沿革

2012年以来,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各项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举措的逐步落实,通过产品化策略推动行业发展已成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一项重大共识。一方面,监管机构各项措施陆续出台,重新启动保险资管产品试点,债权计划由备案制调整为注册制,放开保险私募基金的设立、细化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进一步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建立以大类资产分类为基础的比例监管新体系。保险行业在资金运用中优化和完善了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格局,保险资金另类投资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市场主体更加主动地掌握和行使了投资选择权和风险判断权。另一方面,健全落实“偿二代”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体系,并不断完善持续性监管,提升了保险行业的综合风险防范能力。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保险“新国十条”政策进一步兑现了政策红利,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幅拓展了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保险资管行业产品化发展的监管环境基本成形,市场机遇逐步具备。

随着各监管机构系列监管新政密集出台,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全面介入资管领域竞争,资管业务传统的分割局面全面打破,业务领域交叉渗透,资产管理行业全面进入了混合经营的“大资管”时代。基金公司、证券资管公司可以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发行组合类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产品,可以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资金。保险资产管理面临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的双向开放的形势,既有拓展新渠道,开发新产品和创造新的利润空间的机会,又有与证券、银行、基金和信托等展开全面竞争的压力和挑战,产品化策略成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市场化业务的主要手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的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是以账户或专户形式进行,各相关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边界无法规范统一,委托受托的沟通和管理成本比较高,不利于发挥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能力,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拓展市场化业务,同时也制约了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服务和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资产管理产品作为标准化契约产品,有利于清晰界定委托受托的权、责、利关系,有利于委托受托双方的沟通,形成投资人与管理人、资产方与负债方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发挥受托人的专业能力。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新政的实施,推动长期相对封闭的保险资金运用体系走向开放。保险资产管理从原来权益和定息投资为主的业务模式,走向权益、定息、另类和产品的多元业务模式。产品开发、管理和销售能力成为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竞争力的主要标志。通过复制保险资金在传统证券投资领域的经验,形成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化能力,通过产品化创新推动行业第三方业务拓展能力的大幅提升,从而推动了保险资管机构向真正的一般资产管理转型,实现保险资管行业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

二、保险资管行业产品化现状分析

截至2016年底,包括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等在内的泛资产管理市场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约108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底增加15万亿元。2012-2016年,我国资产管理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1%,增长速度较快(见图1)。

1  2012-2016年我国资产管理规模(单位:万亿元)

 

从资产管理机构的市场份额来看,银行、保险、券商、信托、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共同发展的大资管格局逐步确立(见图2)。

资产管理机构市场份额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保险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15.12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22%2016年资金运用余额达13.4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20%(见图3

3  2004-2016年保险总资产和增速情况(单位:亿元,%

 

2012年以来,市场化委托机制的引入倒逼保险资管机构有效提

升其投资管理水平,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步伐,提升行业竞争力,这就必须以“产品化”作为手段。根据行业数据交流显示,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保险机构持有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余额从2012年末的130亿元增长到2016年末的4800亿元,持有的债权投资计划余额从3100亿元增长到1.76万亿元,两者合计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从5%增长到17%,保险资金运用的产品化趋势日趋明显。从市场运行情况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大部分销售给保险业外的机构,部分债权投资计划也销往保险业外。例如,根据中国平安2016年年报显示,平安资产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达到2800亿元;根据中国太保2016年年报显示,太保集团的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936亿元,这些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绝大部分是通过产品化方式实现的。如果进一步考虑这些因素,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化程度就更高一些。

从近年来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发展的态势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客户结构不断多样化保险资管机构从以保险资金为主逐步发展到第三方客户类型涵盖保险、银行等传统客户以及券商、基金、信托、财务公司等创新客户。

二是产品设计由策略产品化向个性化、定制化转变。“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成为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每一个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资金约束等均有差异。在变化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了解客户情况,聆听客户需求,提供多元资产组合选择,量身定制投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达成目标,成为获客和留客的基本手段。

三是通过对接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另类产品成为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发展的重要亮点。如前所述,2016年末,保险机构持有的债权投资计划余额已达到约1.7万亿元。2016全年,共有23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共注册另类产品152个,合计注册规模达3174.39亿元。保险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努力成为投资价值的发现者、引领者和创造者。另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总额超过4万亿元。

四是投资优势日益体现。2016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为5.66%,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率表现较好。债权投资计划的收益率达到5.24%,超过传统固定收益投资品种中的银行存款和债券;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率超过9%,在所有投资品种中仅次于长期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

 

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的主要优势与挑战

(一)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的主要优势与经验

1.非保险资管产品的特性

随着资管行业全牌照经营时代的来临,机构开始扩张产品线布局。面对资产管理行业多样化的市场格局,各类机构开始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作为居民和企业资金的主要集聚点,在资产管理市场中仍然保持优势地位,其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并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券商资管取得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管理等多项业务资质,业务范围和投资范围覆盖较广,通过业务创新抢占市场份额。公募基金面对券商、保险、私募的多方竞争,主要深耕专业投资。信托公司在经历高速发展后,政策红利的效用逐渐衰减,在多重竞争下倒逼其回归本源业务。私募基金通过细分市场,主要以高净值客户为主,在投资领域专业性强,在部分投资策略中具有其他机构没有的优势。

2.保险资管产品的主要优势

保险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来源,与其他类型的资金既有一定的共性,又具备自身的特性。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保险资金运用有着规模大、期限长、利率敏感性高、资产负债匹配、覆盖完整产业链以及跨市场配置等特点,在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风险管理体系相对完善

保险资金的特殊性要求保险资产管理需要兼顾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保险资管机构坚持全面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信用分析、营运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职能的系统性支撑,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保险资管产品的稳健运行。

2)在投资实践中培育了自身的特色,特别体现在固定收益品种的投资和另类投资业务方面

保险资管行业已在固定收益投资和另类投资等非标投资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从投资收益看,稳定性、收益性和抗周期性逐步增强。随着近年来保险资金在投资渠道和范围方面的放开,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属性的投资产品逐步丰富,并形成了综合完整的体系。

(3)  敏锐探求客户需求,着力创造多赢格局

保险资管机构以服务保险资金起家,其产品的外部客户以大中型金融机构为主。保险资管机构对于机构资金的特性、收益要求、风险偏好及资产配置需求,具有独到的分析和把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当前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1.综合性的投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投资能力是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投资业绩是说服投资者最有力的证据。目前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整体投资能力,尽管近年来已有显著提升,但对比国内外先进机构仍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持续不断地锤炼。

2.主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在当前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外部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面临的风险隐患和问题日益多元化,也加重了投资操作中的研判困难。因此,必须提升主动风险管理的意识,更加重视业务发展的质量,调整发展预期,推动业务发展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3.客户群体有待丰富

从资金来源看,保险资管机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70%以上为保险资金,剩余部分为非保险资金,该比例距离国外大型保险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中50%-75%为第三方资金的比重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逐步建立保险母公司-业外机构-零售客户多层次的资金来源结构,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4.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需要有序拓宽

目前列明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投资标的,能够覆盖保险机构投资者的基本需求,但是无法完全满足非保险机构投资者的需求,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调整到位。

5.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市场化激励机制需要完善

对于保险资管机构而言,在投研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面仍然比较薄弱,制约了潜能发挥和优势形成,因此迫切需要把人才战略提升到总体战略的高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国际市场惯例相一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新形势下保险资管产品化的思考

随着国内经济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旺盛,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产品类型日趋丰富。在市场多元化需求不断被激发、个性化需求不断被挖掘的趋势下,正确的产品策略和清晰的实施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管机构未来的兴衰。

 

(一)需要密切关注监管环境和态势的变化

2015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市场强监管的趋势不断明晰。20166月,保监会出台《关于加强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监管的通知》(104号文),首次提出了八条底线的约束。近期,国家财税机关明确,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自201811日起执行,这将直接影响资管产品收益,并对资管业务的发展和运营产生一定的冲击。2017年,在监管趋紧、“去杠杆”、“去通道”、“脱虚向实”的背景下,债券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加剧,权益市场震荡,这都对满足客户需求提出了更大挑战。同时,预计2017年将迎来监管部门对资管机构和资管产品的统一监管,这将对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保险资管机构必须打好客户、产品、定价和渠道的组合拳。通过与市场同业的对比,扬长克短,积极提高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保险资管产品业务需要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新国十条在鼓励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和地方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明确鼓励保险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债权计划等另类投资产品已经成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较为成熟的载体。随着一带一路、雄安新区建设、自贸区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国家级战略的推进和实施,保险资管机构可以通过开发和推出各类创新型的资产管理产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吸引社会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保交所”平台的正式上线运行,加快另类投资项目产品交易和退出的便利性和规范性,提高另类产品的流动性和投资效率,增强保险资管产品的吸引力。

 

(三)在基于风险收益维度的产品线基础上,打造能够穿越市场周期的产品线

保险资管机构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通过有效孵化和开发以各种有效策略为主线的系列资管产品,已经基本完成构建风险收益水平呈梯度排列完整的产品线。但现有产品线不能完全满足在市场周期不同阶段的客户需求,缺乏与特定阶段相适应的产品,这就需要保险资管机构着力建设穿越周期的产品线,以满足客户在市场周期不同阶段上差异化的需求。

 

(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为客户发现价值、创造价值

预计保险资管产品的认购人范围将逐步拓宽,企业年金、养老金、职业年金、地方公积金等各类资金以及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均可购买保险资管产品。保险资管机构要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加强与委托人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资金属性,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开发保险资管产品,满足第三方客户的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成为专业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供应商。

 

(五)不断完善保险资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保险资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管理工作,其实质是从精细化管理出发,全面考量资管产品规划、开发、运作、投后管理直至到期清算的全过程,以最合理的管理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是对资管产品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旨在确保资管产品规划、设计和执行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资管产品管理的最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可以提升产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险资管产品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六)开发高效、适用的数据科技新系统

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兴起的时代,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也是信息技术系统的先进性和高效性的竞争。随着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进程的加快,投资工具、领域、区域及交易结构、交易对手、风险因素、操作技术等日益复杂,需要开发运用更为便捷、直观性更强、管理更有效、流程更明晰、过程全覆盖且无缝连接、数据共享的信息技术系统,运用先进的金融数据技术支撑资管产品的开发和运行。

 

回顾近五年来的发展,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产品业务发展迅速,产品化程度不断提升。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在服务保险主业、稳定和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同时,更为金融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一项有效工具,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这只是“开始的结束。”展望未来,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市场化业务、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步伐是大势所趋。产品化作为市场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着力点,将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中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所发文章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协会的看法。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