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资产管理》2017年第三期】联合资信余雷、李为峰:“一带一路”倡议改善沿线国家及中国信用水平

2017-08-31

编者按

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构想,也为保险资管乃至保险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及风险防范的前提下,保险资金需要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和天然优势,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保险资金如何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这需要行业进行更多深入思考。本期特别策划聚焦保险资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从保险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的策略选择,以及“一带一路”的实施情况及建设新动向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探讨,以期对业内有所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改善沿线国家及中国信用水平

文·余雷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权部总经理助理、高级分析师

李为峰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权部分析师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在中外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拓宽了沿线国家的外部融资渠道,将极大提升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改善中国企业基本面和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均成效显著。“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及中国的信用水平总体上有正面影响。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落实,在中外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成果丰硕,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使沿线国家及中国从中受益明显,对沿线国家及中国的信用水平总体上有正面影响。

一、“一带一路”推进顺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在随后几年里,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规划或重大政策相继出台,相关职能机构先后建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项目建设加速落地,“一带一路”取得长足进展。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近年来“五通”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促进了中国及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1]

 

政策沟通方面,一是开展双边合作,目前中国已与超过70个国家签订相关谅解备忘录或协议,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二是深化多边合作,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是推进高层互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9月至20168月期间访问了37个国家,均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获得强烈响应。四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如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等。

 

设施联通方面,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超过130个铁路、公路、海运等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与相关国家开通了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56条;“中欧班列”已开行39条,已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由大型企业承建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能源项目分别达到了38项、40项;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信息、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项目稳步落地,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网络。

 

贸易畅通方面,截至2016630日,中国已对外签署自贸协定14个,与18个国家建设了52个经贸合作区,在沿边重点地区设立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7个。

 

资金融通方面,“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催生了大量跨境投资、贸易结算、货币流通等跨境金融需求,亚投行、丝路基金、政策性银行也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截至20168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和境外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者其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20个。

 

民心相同方面,截至2016630日,面向中国普通旅行开放免签的国际和地区有21个,施行落地签的有37个,便利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的关于科技方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56项,涵盖航天、能源、生态等多个领域,科技合作日益紧密;此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医疗、文教合作也得到顺利推进,向51个国家派遣了52支医疗队伍,与沿线国家累计签署41个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



[1] 相关统计来源于《坚持规划引领、有序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改善沿线国家信用水平

(一)完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状况,助力经济发展[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状况普遍较差,且不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东欧地区在基建指数上的排名较为靠后,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基建起步较早,目前基础设施老化的情况较为普遍;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大多数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基建状况总体较差,部分国家(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基建排名处在100名以外;西亚地区近年来依靠石油带来的财富大兴基建,因此排名相对较为靠前。从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看,各地区的平均值均低于30%,在基建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其对基建投资的力度仍然较低,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及人民生活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见图1)。

1  沿线国家与中国基建发展水平(排名)和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设施联通一直是建设的优先领域。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对外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额超过3000亿美元。2016年,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1260.3亿美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上年(7.6%)显著提升,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基建投资力度不断加强,极大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此外,近三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诞生了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如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等,这些项目的落地极大提高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中国的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贷款发挥了重大作用。截至201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已经累计服务了9个沿线国家和3个经济走廊规划工作,发放贷款1682亿美元,支持项目超600个;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约项目数量超过900个,发放贷款超过4500亿元,涵盖基建、能源、经贸、产业投资等领域。此外,新开发银行(金砖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新设机构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有效解决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从经济增长情况看,2012~2016年,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经济增长较快,GDP五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受国际能源价格下滑影响,西亚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GDP五年平均增长率为3.80%左右;欧债危机后,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长呈缓慢回升态势,GDP五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60%(见图2)。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助力下,我们预计未来两年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速都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一些经济总量较小的沿线国家(如老挝、缅甸等),中国对其基建项目的投资总额相当于其GDP的比值已达到50%以上,极大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2:近年沿线国家经济增长表现

 

(二)基建投资增长或使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水平增长

除来自于中国的投资以外,“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当地政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政府债务压力。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及公共投资项目效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增加基建投资会导致政府债务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沿线各国政府债务水平(一般政府债务总额与GDP的比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西亚地区政府债务水平较低,但自2014年以来上升了逾1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下滑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迫使政府增加债务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政府债务水平也有小幅增长,主要是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资增加所致;中东欧地区政府债务水平相对较高,但自2014年以来总体保持平稳,甚至出现小幅下滑(见图3)。

 

总体看,虽然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水平不高,但多数国家政府债务水平近两年持续增长,随着沿线国家基建项目的持续展开,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水平或将进一步上升。

3: 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水平

 

(三)拓宽沿线国家的外部融资渠道,提升外部融资实力

“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项目具有回收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规模巨大等特点,而部分沿线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较低,政府财力不足,难以独立承担大型基建项目,对外融资渠道也极为有限。

 

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除了中国政策性银行、多边合作组织等机构为沿线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外,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期限和产品结构的融资支持。沿线国家通过这些渠道进行海外融资有助于拓宽其海外融资渠道并积累海外融资经验,政策性的资金支持也降低了沿线国家的海外融资成本,总体上有助于提升沿线国家的外部融资实力。

 

总体看,虽然基建投资快速增长也可能导致沿线国家政府债务负担加重,考虑到多数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水平普遍不高,“一带一路”将极大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拓宽其外部融资渠道,总体上有助于改善沿线国家主权信用水平。



[2] 沿线国家样本见附表,样本共计40个国家。

三、“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信用水平带来正面影响

(一)“一带一路”使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愈发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4月,“一带一路”沿线已涵盖来自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中亚、中东欧等超过65个国家或地区,占到约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数量和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超过70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谅解备忘录、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双多边重要文件。


虽然沿线国家绝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不断深入,其逐渐得到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认同。2016年9月,中国与联合国签订“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以加强合作;2017年3月,联合国在决议中呼吁、敦促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等;2017年3月,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


(二)为中国经济转型注入新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面临经济增速换挡、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多重压力,“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善中国经济发展遭遇的一些瓶颈,为中国经济转型注入新动力。一是中国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经验丰富,“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使中国的优势生产力较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当中。二是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倒逼制造业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并向中高端升级,在发展方式上由要素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国内需求逐渐饱和,将中国的生产力用于需求巨大的沿线国家的生产建设当中,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同时还可以打破沿线国家的发展瓶颈,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


(三)促进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中国各地经济取得了良好发展,但地方经济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一带一路”战略则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规划将中国国内欠发达的西部内陆地区和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列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给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贸易带来较大增长空间。


2016年,中国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7%,经济增速下滑压力有所减轻,但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明显。其中中西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尤其是西藏、重庆、贵州继续领跑全国,GDP增长均实现10%以上的较快增速;新疆、陕西、甘肃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在服务“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增长强劲;天津、福建等“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区域得益于港口和自贸区建设发展,经济增速也较为抢眼(见图4)。


总体看,“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西部地区带来较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大经济走廊、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也给中国东北地区和中部省市创造了较大的发展机遇,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图4:2016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增速和人均GDP

(四)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日益紧密,中国贸易顺差有所扩大

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了4.9%,主要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发展徘徊低迷、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例总体上保持增长,2016年比重达到25.7%,较201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出口方面,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额占中国对外出口总额比重逐年增长,2016年为27.8%,较2015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进口方面,近年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波动下降,2016年为23.0%,较2015年略下降0.1个百分点。

 

从进出口净额看,2011年~2015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顺差额逐渐扩大,2015年为2262.4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了47.2%,较2011年增长近16倍;2016年顺差额为2213.7亿美元,较2015年略有下降,也是近年来的首次下降。2016年,中国与52个沿线保持贸易顺差,其中与印度的顺差额最大,达470.7亿美元(见图5)。

 

总体看,沿线国家对中国贸易的重要性稳步提升,沿线国家对中国商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顺差有所扩大,增强了中国的创汇能力。

图5:近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

(五)中国企业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企业带来充足的海外订单。2016年以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保持高速增长,各月份累计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增速均在20%以上。2016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8158份,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同比增长36%。从沿线国家对外承包新签合同额的行业分布看,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沿线国家的建设重点,两者合计占对外承包新签合同总额的比例接近50%(见图6)。

图6:近年中国与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对沿线国家的项目建设主要以承包项目和基建实力较强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为主,海外订单增长也将促进这类企业海外收入大幅增长,改善企业基本面。此外,中国国内“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以及与沿线国家贸易、金融合作日益紧密,也会给地方建筑施工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金融企业带来新业务和新发展机遇。


总体看,“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改善中国企业的基本面,也会带动就业,促进税收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增长,总体上对中国的信用水平有正面影响。


(六)“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契机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工程承包、对外投资等都需要一种国际货币来满足结算和支付需求。人民币目前已是全球储备货币之一,同时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国家,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以及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货币职能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基建、能源设施投资、贸易结算等众多领域的资金需求,也汇集了众多国际经济金融合作项目。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国家,在对外投资、贸易结算等方面推动人民币的使用,扩大人民币流通规模的同时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二是“一带一路”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的适用范围。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突破提供有利条件。“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经济带,可以使人民币被全球更多的经济主体所接受,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和需求。尤其在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后,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认可程度也将大幅提升。

 

三是“一带一路”提升人民币的货币职能。“一带一路”在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投资需求增加的同时,不仅增强了人民币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职能,还将催生更多对外金融服务,如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人民币清算系统、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等,从货币职能角度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附表:“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概况(2016年)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所发文章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协会的看法。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