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IAMAC走进保险资管系列】之二十:养老产业要去地产化——专访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

2016-04-11

协会编者按:   

  保险“新国十条”落地逾一周年,国家层面频推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各种利好政策,保险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作为保险业“双轮驱动”的动力之一,保险资金管理稳健,则保险行业发展稳健。2015年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取得优秀成绩的一年,也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一年。保险资管公司的高管们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形势?如何领导保险资管公司进行创新?如何规划保险资管公司的市场化发展路径?如何定位和突出自身的资管特色?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IAMAC)携手《上海证券报》、《中国保险报》、《证券时报》共同推出专注于报道保险资产配置的系列报道——“携手IAMAC走进保险资管”,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现将报道整理成集,让我们共同倾听,保险资管行业领袖们的真知灼见。 


      忙碌的刘挺军准时出现在记者面前。阳春三月,早晨干净的阳光穿过窗玻璃,洒在京城东三环泰康之家的会客厅里。作为泰康人寿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给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养老产业要去地产化”。


  什么是养老产业?如何定位养老产业?为什么要去地产化?就相关热点话题,刘挺军侃侃而谈。


  养老是医疗保健业重要一环


  上海证券报:很多人一谈起养老很容易联想到养老地产。按照惯性思维,老人都是住在养老公寓里面,和地产行业密不可分。您如何看待?


  刘挺军:养老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设施、特殊商品、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由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构成的产业链,是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


  养老产业有三个特性:特殊性、综合性、微利性。养老产业的服务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涉及众多行业。同时,从老人身上获取利润绝对不能是暴利。


  因此,养老产业按需求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保险业、金融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其他特殊产业等十个细分产业。


  老人住在公寓里面,更多需求的是医疗服务业。因此,养老医疗属于医疗保健产业的核心构成部分。


  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不能把养老看成地产行业,养老一定要去地产化。养老产业与医疗保健行业密不可分,是医疗保健产业中的重要一环,是大健康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生活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证券报: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刘挺军:养老医疗保健产业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属于大产业。其中,在美国占到GDP的20%,在欧洲占19%,在中国仅占约5.6%。因此,我国养老医疗保健产业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养老更体现为软实力


  上海证券报:养老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刘挺军:人老后,会患有很多慢性病,药费开销很大。因此,老龄化对养老产业带来的第一大挑战是养老医疗开支的提升。而老年人的慢性病,特别是由生活方式而引发的疾病,并非要靠动手术,靠名医,而是需要通过日常的健康管理、预防保健,以及诊疗完成之后的康复过程来解决。


  在日常的生活中,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如果能将好的康复和护理手段,特别是心理的安慰与生理的各种非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可以减缓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各种不便和精神压力。因此,专业良好的护理和康复队伍的建设必不可少。


  当然,养老需要建立养老场所,这是硬件。但养老更多体现在软实力,而不是硬件本身。否则,没有好的供应链体系、服务体系、品牌体系,就是有再好的房子和位置,也难以成功。养老产业的服务属性是第一位,持有性的商业不动产属性则是附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产背景的企业做养老,不太容易做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社区,一家医院”是泰康响应国家鼓励医养融合、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政策的实践探索,也是贯彻国务院“促进医养融合对接”指导精神的市场落地行为。泰康借鉴美国“凯撒模式”,在养老社区邻建康复医院,为社区居民及周边地区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长期护理”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


      对话泰康人寿副总裁刘挺军:给生命以尊严——刘挺军详解泰康“医养融合”战略模式


  人人都会老去,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期望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老年生活。那么,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呢?


  率先进入中国养老领域并已耕耘近10年的泰康人寿,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养老模式。在泰康人寿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看来,泰康一直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让更多长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养综合服务,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养融合”之路。


  伴随“候鸟融合”、“医养融合”、“金融支持”等一系列字眼,刘挺军给记者娓娓道来,详解泰康“医养融合”战略模式。


  “候鸟式养老”书写精神享受


  今年春分时节,泰康之家燕园居民代表踏上了泰康养老社区南下联谊活动的旅程,居民们参观了上海申园、苏州吴园,与当地社区签约居民友好互动,一起参加文艺汇演,提前体验了“候鸟融合”模式带来的精彩文化生活。


  刘挺军告诉记者,继北京燕园去年6月26日开业之后,上海申园、广州粤园分别将于今年7月18日和12月18日开业,均配套建设二级康复医院。到2018年,泰康将迎来武汉楚园、成都蜀园、苏州吴园等养老社区的落地,候鸟式连锁医养社区将初现规模。


  当人们进入老年时,除了身体有恙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以及异地互换居住带来的惊喜,都可以有效改善老人心境,提升生活质量。


  “一些配偶刚刚过世了的老人,很难度过那段最初的日子。即便在家,子女也不可能天天陪伴。一个人的伤心、孤独和寂寞,会导致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但如果在一个祥和的集体里生活,老人就会更容易摆脱不快。”刘挺军举例。


  为了让老人在精神层面更快乐,除了“候鸟式养老”及日常贴心服务,泰康之家还注意在护理队伍组建上,更多的使用年轻人。“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给养老社区带来的是阳光和希望。”在社区服务运营方面,刘挺军介绍了许多细微用心之处。


  生活有照料,精神有交流,生活有乐趣,这就是泰康之家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生活,也是老年人养老共同追求的目标。


  “医养融合”需要现代思维


  健康有保障,这是老年人选择养老社区最为看重的要素。


  据悉,泰康将在全国8大医养社区建立高端医疗健康护理中心,配套连锁康复与老年病医疗机构,围绕高龄人群的需求,重点提供急病诊疗、慢病管理、专业康复、健康促进等医疗健康服务。泰康还将设立老年病和慢性病研究中心,为社区居民及周边地区提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预防、诊疗服务。


  目前,泰康燕园养老社区已率先将“医养融合”模式落地,在养老社区内配建二级康复医院,提供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长期护理于一体的闭环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另外,泰康还将投资建设辐射全国的标准三级综合医院,现业已注资南京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仙林鼓楼医院,获80%股权,并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基地医院,成为21世纪的东方霍普金斯。


  “不是把医院跟养老社区建在一起就叫医养融合,这绝对是错误的。医养融合需要把医生从单纯的专科医生向全科,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全科医生进行转变。同时,要把医院的医疗模式从以看病治疗为主,变成以长期跟踪、主动维护为主的家庭医生模式。这个过程中,医院和医生将积累老人健康档案,制定针对个人的多学科综合健康管理方案。”刘挺军表示。


  除此之外,对失智失能的老人进行有效地全方位地照护,是养老领域一大难题。泰康在其养老社区邻建康复医院,创新推出“1+N”医养综合服务模式、好朋友照护模式,打造“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体系,为失智失能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刘挺军介绍说,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泰康医疗团队提出“Home in Hospital, Hospital at Home”基于社区的服务理念,通过运营医养融合创新中心,建立“社区网上康复指导中心”,实时提供急症处置远程指导、多学科远程会诊、专科专家远程查房服务;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实现医患实时交流,实现“Home in Hospital, Hospital at Home”全方位无障碍、全方位的医护诊疗服务。


  同时,泰康与三甲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以及大病住院后管理机制,以应对居民急重症和其他医疗突发事件。在国际方面,泰康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合作推出了“全球医疗直通车”服务,全面提升泰康养老社区的医护诊疗效率。


  金融护航创新


  2016年初,泰康人寿已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八地的养老社区布局,实现医养社区“八城联动”,成为全国拥有最大连锁医养社区的企业。


  截至目前,泰康医养融合项目已投资超过50亿元,未来5—8年将持续注资1000亿元。目前泰康人寿总资产达8000多亿元,泰康计划通过资金运用、自主创新,改变和完善产品供给,引导市场。


  “我希望今年就能实现基本盈亏平衡”,刘挺军信心满满。


  近日,国家五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增加养老服务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保险产品创新。包括: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形式融资;鼓励创新专业金融组织形式,探索建立养老金融事业部制等。


      据悉,泰康将充分利用资金支持+风险保障+服务衔接,创新金融产品,盘活资金,充分发挥保险机构优势,推进养老健康产业稳步发展。


     (作者为《上海证券报》记者卢晓平,刊发在2016411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