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IAMAC走进保险资管系列】之二十三:布局跨越周期的资产配置——专访中再资产总经理赵威

2016-05-05

协会编者按:

  保险“新国十条”落地逾一周年,国家层面频推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各种利好政策,保险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保险资管公司的高管们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形势?如何领导保险资管公司进行创新?如何规划保险资管公司的市场化发展路径?如何定位和突出自身的资管特色?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IAMAC)携手《上海证券报》、《中国保险报》、《证券时报》共同推出专注于报道保险资产配置的系列报道——“携手IAMAC走进保险资管”,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现将报道整理成集,让我们共同倾听,保险资管行业领袖们的真知灼见。

   

  中再资产:布局跨越周期的资产配置

   

  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威用笔在黑板上画着曲线:“2015年保险全行业投资收益率为7.56%,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收益率水平。但面临如此复杂的市场形势,今年投资收益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我认为这属于理性回归,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将回归到市场的合理水平。”赵威表示,“一季度保险投资收益率为1.2%,全年可能会高于5%,应在投资回报合理区间范围内。”中再集团也是一样,2015年公司投资收益率为8.48%,居公开上市保险公司首位。

   

  赵威对收益率走势的预判或许是整个保险业需应对的困局。保险投资收益水平的提升面临瓶颈,该如何突破?正值北京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赵威,听他讲解突围的方向:需要用新思路来布局跨越周期的保险资产配置。

   

  今年挑战或将超乎想象

   

  赵威面对去年中再资管的成绩单,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在他看来,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面临的市场形势和挑战超乎想象,自身压力也超乎想象。

   

   “十二五”期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逐步上升,在2015年达到阶段性高点。2012年至2015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39%5.04%6.30%7.56%。投资收益率的上升,除了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大幅放宽、保险资产配置趋于多元等因素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市场特别是二级市场的良好走势。在赵威看来,2016年,受资本市场走势的制约,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下行概率很大,将回归到合理水平,之后进入平台期,收益率进一步提升将面临瓶颈。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进入低利率、高波动的常规态势,将对保险资金运用带来挑战。赵威认为,挑战中仍可掘金:“保险业‘新国十条’中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新部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和挖掘潜力。”

   

  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实践看,落实“新国十条”还有很大潜力。目前保险资管在资产配置上,主要增配了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等,在产品设计创新上,主要是发行基础设施类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明股实债型产品等。大量的创新工具如: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

   

  跨越周期布局实现投资收益率稳定

   

  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市场化的眼光看待眼前的得失,才能找寻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赵威坦言,今后资金运用的目标是切实落实“新国十条”部署,推动保险资金在配置模式、品种选择上做出重大转变,跨越市场的牛熊周期,实现投资收益率的基本稳定。

   

  他认为,配置模式的转变和投资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的平台和人才队伍、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财富管理能力以及面向全球的资产配置能力。

   

  赵威表示,这种转变的核心是用投行的思路进行资产配置。在投资标的的投行化方面,根据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在固定收益类产品利率大幅走低的市场环境下,投资标的向偏股权类资产倾斜,标的适当集中,长期持有。

   

   “我们要改变保险资管行业拥有长期稳定资金、但却只有二流业绩、三流人才的现状,努力向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管理靠拢。”赵威表示。

   

   “过去的潜水者已浮出水面”

   

  那么,中再资产未来打算走什么样的路?赵威坦言,中再资产这个过去默默无闻的“潜水者”如今已浮出水面。

   

  赵威是有底气的。2011年以来,中再资产投资收益稳健提升,收益率连续超越行业平均水平,2015年不仅大幅超越行业平均,而且在已知的公开上市保险企业中位居首位。在业务创新方面,公司拿到了保监会同意开展的全部创新业务资格,并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细分领域形成一定优势,成功发行国内首单轨道交通股权计划。同时,通过投资国内外PE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国内优质不动产投资、海外不动产基金等,初步树立了中再另类投资的品牌和影响力等。

   

   “下一步,中再资产采取适应新常态的投资策略,从传统的资产配置向多元化、投行化的资产配置转变,使投资收益保持稳健,避免大起大落。实现转变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人,为此,要逐步展开业务战略布局,依靠平台事业留人,依靠机制待遇留人,依靠文化感情留人。”赵威表示。

   

  对话赵威:海外投资向偏股权类资产倾斜

   

  赵威,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保险圈里海外投资业务的早期涉猎者,保险业第一家海外资产管理公司首任总裁。目前,中再资产海外资金占比高达10%以上,位居国有大型保险公司海外投资首位。赵威海外投资的道与术是什么?

   

  上海证券报:从香港联交所披露的信息看出,中再海外投资占比高达13%,远高于许多国有大型保险公司海外投资。中再海外投资的思路是什么?

   

  赵威:我们公司外币资产的占比为13%,应该是行业中比较高的。中再集团本身有很多海外业务,去年IPO也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在目前QDII额度短缺的情况下,这是宝贵的资源,如何用好外币资金对中再集团来讲非常重要。

   

  面对大额海外投资,我们一直坚持循序渐进、谨慎间接的投资思路。目前看,这种方式的投资回报比单纯投资某一个项目收益要稳一些,风险要小一些。

   

  上海证券报:中再的海外投资为什么没有采取投资地标性地产的方式?

   

  赵威:中再集团一直坚持国际化开拓发展,中再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已经于去年7月正式开业,未来将充分发挥其在资本运作、信息集散、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海外投资会以香港地区为桥头堡,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在集团确定的总体配置框架下,购买偏股型的类固定收益资产,获得稳定收益。

   

  尽管购买著名地标的方式能够引起各方关注,获得综合化收益,但每家公司都有自身的投资方式,要考虑资产负债匹配和当期收益,中再不会去大手笔买地标性建筑。投资注重的不是“面子”而是“里子”。以我们投资海外私募股权基金为例,我们作为LP通过这种间接投资方式,不仅可以分享KKR专业投资能力带来的投资收益,也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上海证券报:在二级市场买股票有什么价值基准?

   

  赵威:我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估值合理、经营前景较好、现金分红稳定的公司。例如,近年来我们持续加仓光大银行H股,正是基于这个标准。中再目前是光大银行第四大股东,香港市场第一大流通股东,该项投资也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此外,我们会积极探索介于公开与非公开、境内与境外市场的跨市场股权投资机会,布局港股及美股中概股中具有私有化意向、且大概率能够实施的投资标的;寻找优质资产的IPOPre-IPO的投资机会等。

   

  上海证券报:您去年参加了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有什么感受?

   

  赵威:市场上关于巴菲特投资真谛是持有蓝筹不动的说法,是误读。实际上,巴菲特很明显是用PE的投资方法做保险资产的投资。换言之,根据负债特性,选择合适资产类别、特别是偏股权性质的标的,长期持有。

   

  从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结构上可以看出,基本上没有债券;投资组合里面绝大部分是股权,而真正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的股票也是占比很少;用衍生品做对冲,缓释投资风险;持有大量现金,等待机会型的资本运作。这样的资产组合配置及这些投资经验和方法,对于中国保险业投资都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报》记者卢晓平,刊发在55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