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协会工作

方军:养老年金投资配置

2021-11-24

 

方军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委员、副总裁


养老年金投资配置

 

一、养老年金市场及政策情况

(一)养老金市场背景

近年来养老问题获得各方重视,养老金规模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底,我国养老金结存金额超过12万亿元,其中第二支柱约3.5万亿元,这一规模虽然与社会养老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发展迅速。职业年金自成立以来,规模也迅速增长。

养老金的增长既得益于养老保障体制的突破,也与养老金投资运作实现了良好的绩效有很大关系。2012-2020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在3%-11%之间波动,期间累计收益率达75.27%,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47%。如果把三年期定存作为绝对收益的基准,则年金投资收益率显著高于基准。(见表1

1  2012-2021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

 

在年金账户中,含权益的资产账户比重不断上升,且收益高于单纯的固收组合。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含权企业年金规模占比达到85.90%,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71%,收益率高于固收类组合1.4个百分点。(见图1


1  2012年以来企业年金含权/固收组合收益率走势图

 

(二)人社部年金新规的主要变化及意义

年金投资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展。2020年底,人社部下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95号),对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作出调整。其中,在权益方面,放宽年金权益比例上限至40%,新增港股通标的投资;在固收方面,新增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优先股、永续债、国债期货等投资品种。同时也对管理人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例如,不得直接或间接指定管理人配置金融产品、明确年金基金投资应满足嵌套穿透管理要求等。

 

二、养老年金配置的动态趋势

(一)权益资产仓位不断提升

权益比例的提高是年金资产配置中显著的趋势性特征之一。从全行业看,权益资产的配置中枢持续上移,反映了低利率环境下提高组合收益的需要,也反映出随着投资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资产配置属性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配置思路和配置方法面临挑战。

权益中枢上移,配置风格不一。人社部将年金权益投资比例放宽到40%后,各家管理人都增加了权益资产的配置,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基金系机构。但整体来看,目前全行业年金权益仓位平均为20%左右,与比例上限还有较大距离,这说明尽管监管比例放宽,但投资人更加关注整个组合的稳定性,特别是绝对收益的要求。

港股纳入可投,配置比例降低。今年是港股纳入年金可投范围的第一年。由于港股在今年表现疲弱,所以目前行业已运作的12只港股养老金产品本年收益率为-13%,港股资产配置比例从一季度末的3.6%下降至三季度末的2%,配置比例明显下降。

板块分化加速,双碳概念引领。就权益市场表现看,板块分化和轮动现象比较明显,各投资管理人调整自身的持仓结构,特别是双碳概念受到了普遍重视,各投管人逐步提升“双碳”概念板块配置。

(二)市值类资产配置中产品化比率提升

在年金资产配置中,以市值计价的固收类资产占主体地位,占比在60%左右。市值类的资产结构中养老金产品的配置将近一半,其中以固收型产品、混合型产品为主,债券型养老金产品比重较小。此外市值类资产中包含权益的资产比例较高,如混合型养老金产品和可转债的占比约12.7%

(三)成本类资产发挥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配置比例持续下降,优质非标面临“资产荒”。受到融资类信托额度压降影响,信托计划的供给出现萎缩。配置结构相对集中,非标仍为主要配置来源。尽管非标资产绝对收益水平有所降低,但较公开债券仍具有配置价值。成本类资产结构仍以非标类项目及养老金产品为主,规模合计占比13%,其他成本类资产也有一定比例,如私募债、PPN等。

 

三、2021年市场回顾及2022年展望

(一)常态逻辑与非常态逻辑并存

持续近两年的全球疫情扰乱了常态的市场逻辑,疫情前人们习惯了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认为这是常态。但是,疫情造成了全球供应链的损伤,包括美国CPI指数创30年新高,且美国政府补贴造成了就业意愿的下降,推升了工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对短期通胀保持了较强的容忍态度,没有急于改变流动性宽松的环境。高通胀没有带动利率的持续走高,反而出现了非常态的高通胀与常态的低利率并存的局面。

其一,权益市场表现出结构性的特征,包括当前股票市场上的风格拉锯现象,背后就是新经济与旧经济之争,反映的是对疫后经济是回归常态还是维持现在非常态两种认知的逻辑。这两种认知逻辑在市场上表现为两种对立的市场力量,决定着市场风格拉锯的频率和力度。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市场逻辑将围绕着非常态因素要持续多长时间以及如何回归常态展开,这也是今后市场不确定之所在。

其二,无风险利率还会阶段性上升,但最终要服从于低利率的长期趋势。当前经济存在着较大的通胀压力,PPICPI的传导以及CPI构成中的潜在上涨因素,还会使通胀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从货币政策上看,短期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现在距离利率顶部还有一段距离。从现在开始,要密切跟踪经济运行的情况和货币政策走向,特别关注收益率曲线变动,抓住可能出现的配置机会,战略性配置高等级长久期的产品。

其三,信用市场存在一定脆弱性,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风险还未完全释放,这些风险因素还将困扰信用市场。但从现有信用事件的处理机制看,信用风险将会被作为个案处理,不会导致行业性、系统性的风险,但会引发信用债市场出现波动。

其四,A股将继续保持分化,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而且波动性会加大,后续企业的盈利有可能从高位回落。要继续布局中长期的逻辑,精选双碳、共同富裕、供应链的“强链”“补链”等政策友好型股票。

(二)2022年大类资产配置思路

权益类资产方面,侧重把握结构性行情,加大权益类配置动态调整力度,聚焦中长期的景气行业和受益于新发展格局的行业。

固收市值类资产方面,利率债以振荡行情为主,如果长端利率持续上行,可适当增加仓位。信用债杠杆套息策略依然有效,要关注优质主体发行的长久期债券的配置机会。可转债主要关注估值调整到合理区间的个券的布局机会。

固收成本类资产方面,重视非标资产配置,保持年金组合中高比例成本计价类资产。在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做好年金资金的安全垫。在优质非标项目稀缺的情况下,充分挖掘95号文新增品种资产支持证券等投资机会。


*本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和协会的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研究参考。转载或引用,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