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协会工作

张倩: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必然选择

2023-03-06

近日,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在北京通州举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倩表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利差损失风险压力正在上升。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进一步促进权益类投资的发展,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必然选择。 

谈到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张倩表示在保险业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占比,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债券投资中超七成是国债和金融债,公司信用类债券中近九成是AAA级债券。作为权益投资重要的风险收益来源,保险资金运用的股票配置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偏好稳健成长的企业。

她表示,保险机构也充分认识到,在权益类投资中,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需要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抓住复杂多变的价值型投资机会和结构性投资行情。

面对今年哪些海外资产会纳入这些机构的资产配置范围,和有怎样投资机会的问题,她谈到,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增长分别为24%17%7%,体现出保险机构对境外投资和全球配置的信心与坚持。目前,66%的保险公司和64%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看好港股市场发展,认为互联互通机制深化、中概股回归将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以下为发言实录:

张倩: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探讨大类资产配置。我主要从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角度进行分享,供参考。

中国保险业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保险代理人销售体系建设、中国入世、银保渠道合作,促进了我国保险负债业务20年的高速增长。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了我国保险资金运用20年的长足发展。我国先后设立3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逐步积累经验,成为了长期资金的核心管理人、资本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

随着保险负债业务和资金运用稳步发展,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聚焦服务保险资产管理的主责主业,围绕保险机构和保险资金的交易对手、合作伙伴,搭建业务交流平台,会员机构覆盖保险资产管理、保险资金运用相关各类机构。协会设有公开市场与境外业务部、创新部、研究部等,开展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相关服务。协会和监管机构、交易所、市场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服务监管,服务会员。

目前,保险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落实保险资产配置的四类监管政策,稳健投资。

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的发展,离不开四类重要的监管政策:

一是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413号)将保险资产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设置不同的监管监测比例要求。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银保监发〔202147号),在保险大类资产监管政策中,增设投资于非标准化金融产品和不动产资产的比例管理要求,丰富资产类别,防范投资风险。

二是丰富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政策。20年来,各项监管政策先后出台,使保险资金的权益类投资逐渐扩展到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境外投资、创业板、优先股、科创板、沪港通、深港通、金融衍生品、证券出借、基础设施公募REITs、资管产品、创投基金等。2019年,银保监会印发《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银保监发〔201932号),促进保险资金加强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品种配置,防范保险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三是强化投资管理能力的监管政策。例如,2018年出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81号)对保险资金相关的资产配置进行详细规定,从策略、规划、审批、授权、账户、模型、风控、内控、制度、管理、委托、评估等十几个方面明确了资产配置的监管要求,推动市场机构健全公司治理,提升投资能力,防范业务风险。协会调研显示,3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设立了与资产配置相关的部门和岗位,190多家保险公司中超过7成的公司设置了独立的投资管理部来承担资产配置职能。

四是立足实践的差异化监管政策。2020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63号),根据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财务状况和风控能力,明确了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促进保险公司自主决策、理性投资。与此类似的还有偿付能力监管政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政策等,这些差异化监管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都密切相关。

第二个特点是,聚焦保险资金运用的四类资产配置,多元布局。

目前,保险资产配置已经形成涵盖传统资产和另类资产、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的多元化配置格局。截至2022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5万亿元。债券投资10.3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2万亿,银行存款2.8万亿元。另类投资累计规模约6万亿元。

在保险业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占比,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债券投资中超七成是国债和金融债,公司信用类债券中近九成是AAA级债券。作为权益投资重要的风险收益来源,保险资金运用的股票配置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偏好稳健成长的企业。目前,保险资金持股比例超过10%A股上市公司有30家左右,以商业银行、实体经济的行业龙头企业为主。

同时,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为保险资金量身定制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产品,直接服务于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银行存款作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避风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部分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

多元布局的大类资产配置为保险资金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收益。近10年来,保险资金的年均财务收益率为5.3%,而且收益率的波动低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尽管去年受到疫情反复、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保险资金仍然取得3.76%的财务收益率,守住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目标。

主持人黄格非:有请各位专家谈一下对中国权益类资产后续的走势怎么看?存在哪些趋势性和结构性的机会?

应对利率中枢仍在下行的挑战,持续提升投资能力。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保险利差损失风险压力正在上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利率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我国境内,有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开始低于境内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例如,过去三年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7%降至3.3%2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从4%降至3.3%,已经低于保险资金5%左右的负债成本。因此,进一步促进权益类投资的发展,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必然选择。

围绕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适度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指出,要“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2022年,银保监会多次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制度和规则,有效补充我国上市公司标的,扩展市场选择机会。协会近期面向33家保险资管公司和6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的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显示,85%以上的保险机构对2023A股市场持乐观看法,对权益类投资的整体信心较为充足。同时,保险机构也充分认识到,在权益类投资中,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需要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发挥长期资本优势,抓住复杂多变的价值型投资机会和结构性投资行情。

主持人黄格非:下一个问题我们想讨论一下2023年有哪些另类资产或者海外资产会纳入这些机构的资产配置范围,有怎样的投资机会?

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资产配置与再投资难度正在上升。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存在资产负债错配,“长保短投”现象突出,特别是寿险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超过5年,需要配置长期限资产缩小久期缺口。但是,以债券市场为例,存量债券中剩余期限10年以上的债券余额占比11.6%,期限在20年以上的占比5%,找到与保险产品期限匹配的资产具有较高难度。考虑到我国每年有超过2万亿的新增保险资金和到期再投资资金亟待配置,筛选可投资产和可选项目的压力和难度都在上升。

为应对挑战,保险机构将完善境外投资风险管理,坚持全球化资产配置策略。协会调研显示,2019年至2021年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增长分别为24%17%7%,体现出保险机构对境外投资和全球配置的信心与坚持。66%的保险公司和64%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看好港股市场发展,认为互联互通机制深化、中概股回归将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同时,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对境外投资风险有深刻认识。在开展境外投资的保险机构中,目前有近一半的机构认为无法实时或及时掌握境外投资项目所在地区信息,有三分之一的机构认为难以全面、精准地识别境外投资特定项目的风险。因此,完善境外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调整大类资产配置和衍生品投资以对冲风险,走的出去,赚得回来,是大家共同探索的重点。

未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服务于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服务监管部门,助力行业机构,解决实际问题,为低利率环境下的保险资金配置和稳健发展贡献力量。欢迎大家充分地使用协会服务和金融机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