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保险机构准确把握市场形势,积极有效识别防范风险,提升主动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24年9月1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保险资金运用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管理培训”,本次培训重点围绕新形势下保险资金运用中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投资金融产品时的风险等进行了分享。行业对于本次培训报名踊跃,来自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近400位代表通过现场和线上直播的形式参加了本次培训。
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斌就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债券市场发展做了分享。他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信贷数量需要重新和名义经济增长相适应,为顺应新发展格局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变化,货币政策框架也在转型,当前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未来货币政策还会根据经济金融变化而继续演进;汇率政策方面,稳汇率的优先级很高,压力减轻后有望拓展货币政策的空间;财政政策方面,后金融周期下,私人部门需求下降,土地财政失灵导致地方财政扩张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积极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内需铺路,支持高质量发展。最后,他认为,长期来看,基本面和供需共同驱动长债利率下行,在利率下行阶段,保险机构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问题会越来越明显,而超长期国债与债券指数化投资非常适合保险资金作为提升组合久期的重要工具,可通过做高质量的股债组合配置,有效提高长期投资的风险收益比。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峰就低利率环境下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策略与利率风险管理做了分享。他认为,利率下行周期下,保险资金配置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通过对比美国和日本险资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经验,国内保险机构应做好基础配置,深入研究创新品种,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拓展投资边界,挖掘投资机会,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司投研能力提升。针对利率风险,他认为国债期货是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并就国债期货对冲利率上行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及效果测算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投资管理处高级经理张亮结合多年经验就金融产品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做了深入分享。他首先从政策入手对保险资金金融产品投资的相关政策做了系统梳理,接下来,他结合案例就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流程与要点做了重点讲解,公司内部需建立与本机构风险偏好相适应的投资政策和限额管理机制并按年更新,建立另类投资资产风险分级机制,并对不同风险分级的另类资产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强对信托公司、券商、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合作机构的管理,投后管理应覆盖从投资执行到收回投资的全过程等,同时他还就当前保险资金关注较高的ABS产品与公募REITs产品做了特别介绍。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风险管理执行总监黄婷针对信用下沉背景下城投平台与地产领域风险防控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受传统投资失速、资产荒配置压力增大、收益率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保险资金投资不得不面临信用下沉的问题,但信用下沉不等于风险下沉,保险机构应准确把握客户可能面临的具体风险,针对性的提出风险预防方案,提前感知企业基本面的变化。接下来,她介绍了城投信用下沉和地产信用下沉的表现形式,并重点就泰康资产在信用下沉背景下的风险防范特色做法做了介绍,包括针对城投风险防控的融资动机挖掘、期限及集中度管控、财务指标等风控条款设置;针对地产风险防控构建的31个城市市场温度评价模型以跟踪市场景气度,针对地产开发商的主体货值盘点、现金流测算优化等。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再再就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风险识别与控制进行了分享,他首先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则适用做了深度解析,从法律角度解答了保险机构投资时关注的如何区分基础设施项目与非基础设施不动产项目的问题,并以光伏项目为例分析了新能源项目涉及的用地手续、用地政策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接下来,他分别就保险资金投资私募基金、保险私募基金、不动产持有型ABS等产品时的交易结构、特点和风控要点进行了分析。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业务专家围绕担保品管理机制在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做了介绍。首先介绍了担保品管理的概念、全球担保品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担保品管理的作用机制,作为金融市场信用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担保品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债券等优质金融资产的统一高效管理,达成平抑交易杠杆、缓释交易风险的目的。接下来,结合业务实践和案例分享了担保品管理机制在保险领域的应用。
随着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今年的保险机构风险管理系列培训也圆满落下帷幕。这是协会连续第八年举办风险管理系列培训,受到了行业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协会也将持续关注市场发展与行业需求,致力于提升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