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出制定“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
6月10日下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举办的第九期“IAMAC专家论坛”——“IAMAC特约研究合作单位”授牌仪式暨2015年下半年险资投资策略报告会上,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松柏、分析师周紫光、白宇、李蕤宏、杨仁文分别就“互联网+”整体的投资思路,“互联网+”给电气设备、汽车、轻工、传媒等传统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做了主题演讲。以下是这5位嘉宾的演讲内容。
王松柏:探寻 “互联网+”投资思路

“互联网+”与多传统行业跨界都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但是否会增加国家经济还有待考究。在生产活动(传统农业、传统工业)和流通活动(传统商业)中互联网提升了活动交换效率;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正反皆有,对于存量变革,降低了经济增速,投资者可以进行结构性投资,对于增量变革,提升了经济增速,投资者可以进行全面投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是以存量变革为主,增量变革为辅(P2P);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思维具有明显不同;在互联网思维下,产业链定价权由传统行业以生产者强定价权逆转为消费者强定价权。了解“互联网+”特性,并与一些传统行业相结合,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也是今后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
周紫光:从新电改到能源互联网

在互联网+电气设备中,应重点关注新电改及能源互联网。电改近期受益者主要集中于公用事业型企业,如发电、配售电企业;电改远期将向电力设备企业发放红利,特别是布局电力数据信息、金融服务、碳交易和能源服务的企业,将有新的定价商业模式产生,释放巨大市场空间。近两年应将目光集中于电改试点推进区域相关标的。电网企业三产部分业务优质,关注电改过程中,资产剥离和兼并重组情况,重点目标亦集中于试点地区。电改落实情况和今年或出现的电网人事变动情况需重点关注。能源互联网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可以重点关注分布式、售电主体和能源服务中具备核心特征的企业,真正的能源互联网标的可能会诞生于创业公司。
白宇:飓风之下 互联网造车

汽车行业将是“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将产生“鲶鱼效应”,汽车智能化必将提速发展,最快实现的将是车载信息系统的升级和辅助驾驶功能的配套。同时,资本市场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加快演进—并购。互联网造车全称应为“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更注重用户体验,在智能化、人机交互方面也有很多积累。互联网企业造车将推动车载信息系统升级换代,也将配备更多辅助驾驶系统,同时推动电动车推广应用。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未来将主要应用于多样式交互、车联网、无人驾驶、共享汽车。以奔驰、沃尔沃、奥迪等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加快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同时加快辅助驾驶功能模块的装车配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走在互联网企业前面;但在车载系统方面,交互方式、用户体验落后于互联网企业。以上汽、北汽为代表的国内汽车企业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生产智能汽车,一方面短期提升了自主品牌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解决了互联网公司的生产资质问题,但这种合作长期并不稳固。
李蕤宏:消费品制造的互联网转型

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可以促进轻工行业转型及消费领域价值链重塑。轻工行业中,小市值标的为行业主流,基于较强转型预期,行业整体估值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大部分公司在转型推进过程中、或初步完成相关并购,新的成长周期尚未形成;跨界转型风险、重组失败、进度不达预期的情况陆续出现,但仍处于不断试错、不断修正过程;事件推动较多投资机会。原行业具有产能过剩集中度低,出口下滑差异化低,成本上升线上分流等特点,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可以实现生产智能化(工业4.0),制造品牌化,品牌渠道化,渠道平台化和平台金融化,从而达到价值重塑。
杨仁文:“互联网+”中寻找细分产业巨头

通过“互联网+”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营销、娱乐产业中会涌现出更多新的巨头。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结合,在IP/赛事、媒体、运动装备/硬件及周边等方面会涌现出新的企业,通过不同资源卡位形成未来的体育巨头。教育产业与“互联网+”结合,会细分线上、线下教育体系,诞生更多龙头企业。营销产业与“互联网+”结合,会完善上游(流量入口)、中游(服务平台)、下游(颠覆模式)营销模式。娱乐产业与“互联网+”结合,会从泛娱乐化布局发展为泛互联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