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IAMAC年度课题】系列展示之三十八-保险机构应对债券违约策略研究

2020-04-30

编者按

2019年度课题共有来自31家业内会员单位、5家业外金融机构和2所高校的55项课题顺利通过结题评审,创下历届结题课题数量之最。研究领域涵盖服务实体经济、保险机构发展方向、险资大类资产配置、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新方向。3月4日起,协会官网和官微将陆续展示2019年结题课题成果。

 

课题承担单位: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课题负责人简介:

苏莉

课题组核心成员:

冯琳、于丽峰、梅佳、刘暮菡

 

核心观点

整体上看,与较低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成本相匹配,保险资金持有的信用债等级较高、资质较好。但对部分资金成本较高的机构而言,信用债投资仍需通过适当下沉资质来换取较高收益,这也意味着将会承担较高的信用风险。同欧美债券市场相比,国内债券市场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回收率偏低、高收益债流动性不高等问题,债券违约后交易难、处置难,保险机构在持仓债券发生违约后常常面临被动局面。因此,本研究从完善债券违约处置基础设施、强化风险研究与风险监测、通过对回收率的估算选择适当的处置策略等方面出发,对当前环境下我国保险机构如何应对债券违约提出具体的策略建议。

 

创新之处

通过对国内保险资金配置情况、信用风险暴露特征、国内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情况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国际保险机构的投资特点和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进行对比,分析相似性和差异性,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提出我国保险机构应对债券违约的可行建议。

政策建议

从基础设施完善的角度,应填补立法空白,完善监管制度安排;建立健全高收益债转让平台,增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降低市场参与方的风险识别成本等。

 

从保险机构的角度,建议与专业机构合作,加强入库债券信用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调整;通过风险监控掌握债券资质的重大变化,及时处置风险;合理利用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

 

此外,持仓债券发生违约后,建议保险机构分析债券处置中各方博弈力量对比,评估违约债券回收率,并选择恰当的应对策略:若评估认为违约债券在宽限期内可偿还或未来回收率较为可观时,可持有待售;若评估认为回收率较低且回收成本较高时,可转让给其他专业机构处置。

 

课题负责人


苏莉,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比较政治经济学方向),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有近9年的信用评级相关工作经验,曾任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中心信用评估室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覆盖债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政府-市场”关系的跨国比较,地方政府债,融资平台、国资运营公司、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政府相关企业债等。

 

课题成果分享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于“IAMAC年度系列研究课题”

“IAMAC年度系列研究课题”是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于2015年创办的年度行业研究活动,主要面向业内外机构、高校院所等,重点围绕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面临的宏观战略、理论前沿、重要业务及行业热点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业务探索,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支持监管决策和行业发展。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5、2016、2017-2018、2019年度课题研究活动,来自保险、券商、基金、信评及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约800人次参与,累计完成182项、750余万字研究成果。课题成果择优纳入IAMAC丛书——《IAMAC年度系列研究课题集》,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年来,在监管部门、业内外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IAMAC年度课题现已打造成为保险资管行业规模最大、研究领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成果最为丰富的重要研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