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IAMAC年度课题】系列展示之四十一-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在保险资产配置中的应用

2020-05-20

编者按

2019年度课题共有来自31家业内会员单位、5家业外金融机构和2所高校的55项课题顺利通过结题评审,创下历届结题课题数量之最。研究领域涵盖服务实体经济、保险机构发展方向、险资大类资产配置、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新方向。3月4日起,协会官网和官微将陆续展示2019年结题课题成果。

 

课题承担单位: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课题负责人简介:

李振宇

课题组核心成员:

万华伟 李振宇 刘艳 陈诣辉 李天娇 王自迪 胡乾慧 侯睿

 

核心观点

(1)本课题报告揭示了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保险资产配置中的应用面临着三重障碍:交易商备案标准严格、CRMW交易价格缺失、保险机构不得作为信用风险承担方的法律禁令。

 

(2)本课题报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定价机制,回归结果显示,我国CRMW的定价基本符合市场化定价规律。

 

(3)本课题报告系统分析了CRMW在保险资产配置中的三类具体应用:首先,在保险资产的初始配置阶段,保险机构可在投资债券的同时,购买相应的CRMW来转移债券的信用风险,从而提高债券在资产组合中的配置比例;其次,在后续调整配置阶段,保险机构可借助CRMW交易价格的变动来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此外,保险机构可创设CRMW为其他保险机构投资债券提供信用风险保护。

 

创新之处

(1)本报告运用我国数据分析了CRMW定价机制,研究表明,影响我国CRMW创设价格的主要因素为参照债券发行利率、参照实体主体信用等级、CRMW实际创设规模与计划创设规模的比值、信用利差模型理论估值,4个自变量分别代表参照债券的发行成本、参照实体的信用水平、创设机构承销能力、理论模型价格参考,该结果符合市场化定价规律。

 

(2)本报告探索了CRMW在保险资产初始配置、后续调整、保险机构对外提供信用风险保护三种情景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政策建议

(1)在宏观环境与监管制度方面,首先,监管机构可引入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再保险等金融机构,特别是引入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投机者,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风险偏好;其次,监管机构可明确规定,保险机构购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降低其信用风险最低资本、提高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从而提高保险机构购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积极性;此外,监管机构可适时取消保险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禁令,允许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适当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2)在微观保险机构层面,针对我国保险机构的不成熟,保险机构应由传统的承保理赔型机构转向现代的风险经营型机构,加快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并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课题负责人


李振宇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拥有高级经济师、高级信用管理师职称,1993年开始从事资信评级行业,现任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评级技术委员会主任、公用事业专业信评委主任。李振宇先生主要从事金融机构、企业、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级体系制定、信用评级工作等,负责或参与信用评级项目300个以上。

课题成果分享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于“IAMAC年度系列研究课题”

“IAMAC年度系列研究课题”是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于2015年创办的年度行业研究活动,主要面向业内外机构、高校院所等,重点围绕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面临的宏观战略、理论前沿、重要业务及行业热点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业务探索,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支持监管决策和行业发展。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5、2016、2017-2018、2019年度课题研究活动,来自保险、券商、基金、信评及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约800人次参与,累计完成182项、750余万字研究成果。课题成果择优纳入IAMAC丛书——《IAMAC年度系列研究课题集》,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年来,在监管部门、业内外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IAMAC年度课题现已打造成为保险资管行业规模最大、研究领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成果最为丰富的重要研究品牌。